|
|
|
|
|
|
|
|
|
|
|
|
|
|
|
|
   
站 内 搜 索
骆抗先:83岁教授坚持博客科普
作者: 发布时间:News_date 已被阅读:

                  8年点击量逾720万人次,惠及至少10万乙肝患者 
           
                                    骆抗先(见右图,曾强摄)
    南方日报讯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吴瞬 通讯员 谭琳玲 宁习源 易明) 我国著名肝病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军队专业技术一级教授。从医60年坚持奋斗在乙肝防治第一线,救治了数十万患者;75岁高龄却“玩”起了博客,专门进行乙肝的科普介绍。现年83岁的骆抗先把摘掉中国“乙肝大国”的帽子作为自己的梦想,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乙型肝炎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他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科技优秀工作者,被中央军委授予个人二等功1次。2013年荣获新华社首届“中国好医生·卓越贡献奖”,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颁发的南粤“七一”纪念奖章。

    8年前,一个患者找南方医院感染内科骆抗先教授看病,无意中提起老人家该开个博客,进行乙肝知识科普,这样能让更多病人获益。

    “好啊!我一个上午最多也只能看30人,开个博客网络上有几万人能看到呢。”说干就干,当时已75岁高龄、连短信都不会发也没学过拼音的骆抗先,开启了他的博客科普之旅。转眼八年过去了,骆老的博客点击量已超过720万人次。至少10万名患者在此获得过帮助。

    “骆老师是国内权威,军队专业技术一级教授,早已功成名就,可以安心颐养天年。可他为了患者、为了梦想,一直坚持写博客,尽管他眼睛不好、打字又慢,可谁都劝不住他……”9月10日是教师节,骆抗先的学生纷纷表示,他们会协助骆老好好打理这个网络家园,将乙肝科普进行到底。
   

     新潮老人75岁高龄玩博客做科普

    在“骆抗先的乙肝频道”的博客里,他被人亲切地叫做“骆老”“骆爷爷”。如今,这个乙肝患者最喜爱的网络家园已有博文290多篇,回复留言1.2万多条,累计约百万字。

    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这位83岁老人难以言表的艰辛:年事已高的他患有白内障,为了写好博客,他坚持每天凌晨3时起床工作,每天工作不少于10小时。

    老人就这样坚持了8年。动力是什么?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10%的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多人受到误导或治疗不规范,走了弯路。开博客能让更多的人在网上看到我的科普文章!”那是2006年,骆抗先75岁。

    在学生刘志华的协助下,老人开始博客科普之旅:起初他写英文稿,学生翻译后输入;后来考虑到年轻人工作忙,不懂拼音的他学会了用自然码,并亲力亲为,每天在安装了自然码的旧式电脑前一写就是好几小时。

    他每写好一篇博文,总要先放一到两周,确定观点无谬误、文字准确易懂才正式发布。“每天有几万人在看,错了的话就误导几万人,所以千万不能错啊!”

    这是一份“苦差事”,骆抗先却乐在其中。他曾在书中写道:我一辈子做的事就是给乙肝病人好好地看病,如果通过网络能使数十万人知道乙肝病需要长期治疗,定期检查转氨酶对观察病情最重要,其社会效益远非诊治几位患者可以比拟……只要是有益提高我国乙肝防治水平的工作,我会毫无怨言地做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后来,考虑到一些患者无法接触网络,骆抗先还3次将文章集结成书出版,成为互联网史上难得一见的高龄博客著书人。

    2010年,向来低调的骆抗先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本书,了解科普知识,破天荒地出席了新书发布会。

    “乙肝妈妈能否哺乳”“我转氨酶居高不下,怎么办?”……提问环节被延长再延长,当时已年近八旬的骆抗先耐心地回答完每个问题。回单位后,他还以科室的名义买了1000本书送到农村。
  
    贴心医生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

    如今,83岁的骆抗先仍坚持每周三次出诊,并“规定”自己每次出诊必须提前半小时到诊室。
  
    一次,一位山东的患者早晨7点来到诊室门口,看到刚到的骆教授便说,“您这么早就来了
啊?!”没想到老人竟道起歉来:“医生是为患者服务的,应该比你们来得更早才对,对不住啊。”
    由于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不让他们白跑一趟,骆抗先总是延长自己的下班时间,本该中午十二点结束的门诊常常到下午两点才结束。看到骆老总是不能按时下班,一些患者会悄悄地为他送去一瓶矿泉水、一个苹果、一份盒饭;还有的患者心疼他,没有办理退号就回去了。

    工作强度这么大,可老人还特“爱管闲事”。有一天,临近下班时间,一对操着外地口音的农民夫妇匆匆赶来。此时,专家号早已停号,夫妻俩在诊室门口张望半天,想是“今天没希望看了”,正准备离开,碰巧被骆抗先看到了,主动过去叫住他们,问明情况后,亲自给他们仔细诊治。“他们要是当天看不上,在广州得花多少冤枉钱,说不定还延误了病情。”

    从医几十年来,骆抗先从未与患者发生一次矛盾,而且“线上线下”都有许多“铁粉”。骆老有何法宝?

    “乙肝是慢性病,病程长,在治病之余还得鼓励他们”。原来,骆抗先的法宝之一是他的“爱心处方”。一名在东莞打工的小伙子患乙肝,工友和亲戚都歧视和疏远他,让他有了轻生的念头。小伙子找到骆抗先求医。听了小伙子20多分钟的倾诉,骆抗先对病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打消了他的疑虑,他还鼓励和开导小伙子,让他要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后来,小伙子病情慢慢稳定,心情也越来越好,如今已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患者,骆抗先不仅管治病、管心情,遇到有困难的,还常倾囊相助。一次,科室来了一位产后急性黄疸的病人,骆抗先得知她欠费,二话不说从身上掏出500元,“人生在世,谁没困难的时候啊。”在他的感染下,科室医护人员都纷纷慷慨解囊,帮这位患者渡过难关。

    不过,如此慷慨的骆抗先,在制定诊疗方案时却“抠得很”。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他总会充分考虑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绝不开一张大处方、大检查单。“乙肝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这样可以给家庭和国家都节省大量的经济支出和资源”。

    严谨学者学生自称是“骆驼队”的,骆老是“赶驼人”

    “马云讲过一个故事。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是垃圾,绑在大白菜上可以卖白菜的价格,绑在大闸蟹上就是大闸蟹的价格。”说起恩师骆抗先,如今的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将自己比作“被绑在了骆教授上的稻草”,“我幸运地跟着他学习,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们当学生的都自称是‘骆驼队’的,骆老,是我们的‘赶驼人’。”

    “改革开放初期,骆老作为首批公派学者到英国深造,当时他薪酬微薄,但仍攒下了1000英镑,带回来用作今后学生出国的经费,而几乎没给自己、家里买什么东西。”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冯筱榕教授说了这么一件事。

    侯金林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骆抗先看到侯金林勤奋好学,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出国深造。
  
    如今,侯金林已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他至今保留着骆抗先在1994年时给他制定的培养计划,包括医疗、教学、科研、外语、管理的方方面面。“我要裱起来,这可是传家宝啊!”

    不过,要当“骆驼队”的一员可不容易。骆抗先始终固守“科学掺不得半点水分”的信条,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搞科研,容不得半点敷衍。 

    1996年底,某军事学校700多名学生转氨酶不明原因增高,疫情面达61%。身为全军传染病专业组组长的骆抗先奉命到达疫区后,便一头扎进调研中,同当地防疫人员一起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是食物和农药中毒?驻地有外训基地,会不会是西方病种传播?或因为附近放射源的泄漏?然而,通过查看病人的血清和粪便样本,调查和检测现场的有机物,这些假设被一个个推翻,接着甲肝、乙肝、丙肝等肝炎也一个个被否定。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骆抗先还在一边收集病人的大便和血清标本,一边在病区照看着他的病人。

    回到广州后,骆抗先组织攻关小组,用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动物实验和分子病毒学实验,终于鉴定出一种新的病毒基因组成段,这是继甲型和戊型肝炎后发现的世界上第三种经胃肠传播的肝炎病毒,为进一步确定其病毒肝炎归属、研究临床表现和探索预防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骆老做事太认真了,原则性也很强。”南方医院感染内科的孙剑教授说,为防止一些厂家利用他的影响力做广告、搞推销,骆抗先从不参加药厂或医药公司组织的“鉴定会”或“新闻发布会”,还及时披露了一些药厂对乙肝治疗药物的不实宣传。

    时代需要更多骆抗先式人物 

    南方日报评论员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骆抗先就是这样一位“中国好医生”,他以高尚的医德、笃行的诚信、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全国无数乙肝患者的信赖和尊敬。

    在国内肝炎研究领域,无人不知道骆抗先教授,他的研究一直走在同行前列,他的学术地位获得业界公认,他的职业荣誉更是举不胜举。而引领他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不过是出于一位医生的职业责任感。用骆抗先的话说,“比起同行,我一算不上聪明,二没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我是在我认准的路子上,以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前行罢了。”用一辈子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骆抗先60多年的从医经历,向我们生动诠释了何谓“干一行、爱一行”。
  
    骆抗先今年已经83岁,本可以颐养天年,但因为心中永远装着病人,所以他坚持退而不休。除了上班时间,在诊室内认真地为每一位来访病人细心诊断之外,他还将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贡献给病人。他75岁时开始学习网络知识,在年轻学生的帮助下,通过博客这一网络平台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利用网络传播乙肝科普知识。迄今为止,他的博客点击率已超过720万人次。2010年,骆抗先将此前发表的博文集结出书,从而成为互联网史上年龄最大的博客出书者。将病人挂在心上,记在脑海中,骆抗先对职业的忠诚令人赞叹。

    悬壶济世,救难济急,人们对医生这个职业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在一些人眼睛里只有钱财的今天,在医患关系相对比较突出的今天,骆抗先的先进事迹让人倍感温暖和欣慰。为了攻克乙肝难题,他付出了一生努力;为了病人的健康,他奉献出了全部。在骆抗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党爱国、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骆抗先用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

    时代需要更多骆抗先式人物,他们是激发社会向上、推动国家进步的最大动力。向榜样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榜样,不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蔚然成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能够早日实现。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骆抗先:83岁教授坚持博
 · 外资独资办医将带来什么?
 · 2014年中秋节慰问信
 · 关于2014年“中秋节”
 · “健康直通车”今年首进墨
 · 广东健康知识进万家专题宣
 · 广东省政协专题调研建议:
 · 广东共青团“健康直通车”
 · 穗建医疗救助网为群众“兜
 ·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秘书长
 · 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沙尾一
 · 李嘉诚医疗扶贫计划20日
 · “医生行医是使命而非交易
 · 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要走“最
 · 互联网正在革新传统医疗
 · 广东顺德英德联手扶贫 贫
 · 广东省民政厅调研组到协会
 · “家庭医生”走进社区不容
 ·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党的群
 · 多元化解医患纠纷 依法维